汉盛律师事务所与上海外国语大学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签约暨揭牌仪式顺利举办
5月26日,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与上海外国语大学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签约仪式在汉盛律师大厦顺利举办。双方就创新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模式、强化校内外教学合作展开交流。
上海外国语大学法学院院长张海斌、上海外国语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王伟臣、上海外国语大学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宋亮、上海外国语大学法学院院长助理赵守政、上海外国语大学法学院院办主任何强、上海外国语大学法学院团委书记林剑琪参加本次签约暨揭牌仪式。
汉盛律师事务所执委会召集人、高级合伙人朱以林,汉盛律师事务所执委会委员、高级合伙人洪瑜,汉盛律师事务所国际专委会主任、高级合伙人李玉玲,汉盛律师事务所执委会委员、东盟中心执行主任、高级合伙人殷豪,汉盛律师事务所欧洲中心执行主任、高级合伙人李玲玉,汉盛律师事务所欧洲中心主任、高级合伙人刘彦辛,汉盛律师事务所中亚中心副主任、高级合伙人杨帆参加本次签约暨揭牌仪式。
张海斌院长一行首先参观了汉盛律师大厦的办公区域、荣誉墙、党建会议室、屋顶花园等,详细了解了汉盛律师的工作环境、设施配套及律所文化,进一步加深了对汉盛的了解与认识,并对汉盛的办公环境给予了高度评价。
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执委会召集人、高级合伙人朱以林律师对上外法学院领导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参会人员。朱以林律师在致辞中表示,上外法学院在涉外法律人才培养方面有着鲜明优势,汉盛律师事务所一直以来重视与高校的合作,律所的国际化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值此签约共建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之际,期待与上外法学院携手培育兼具专业素养与国际视野的高素质法治人才,共同为中国企业 “走出去” 筑牢人才支撑、赋能全球化发展。
上海外国语大学法学院院长张海斌为签约仪式致辞。张院长表示,共建人才培养基地是对国家 “以实务为导向培养人才” 政策的积极响应,旨在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强化实践教学,切实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与职业竞争力。期待此次基地共建能够推进双方在更多领域的深入合作、共享资源,共同培育通语言、精专业的涉外法治人才。
汉盛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洪瑜向法学院领导介绍了汉盛“国际化、专业化、规模化”的发展情况,同时列举了汉盛在涉外实务及人才培养方面的成果。汉盛作为多家高校的实习与科研基地,希望在本次共建合作中积极探索更高层次校、所协同育人模式,助力涉外法治人才培养。
汉盛高级合伙人朱以林和上外法学院院长张海斌作为双方代表,正式签署了合作协议,并为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揭牌。这标志着双方将携手共建法学教育与实践的深度合作平台,为法学学子们提供更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共同推动法学教育的创新与发展,为法学事业注入新的活力。
汉盛高级合伙人朱以林、洪瑜、李玲玉荣幸地被聘为上海外国语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研究生兼职导师,上外法学院张海斌院长为三位兼职导师颁发聘书。
自由交流环节,双方就涉外法律人才培养进行了充分、务实的讨论。希望通过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建设,共同培养出更多法学功底扎实、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高端涉外法治人才。
高校是法学认知场所,律所是法学运用场所,两者结合就是知行合一,必能相映生辉,相得益彰。汉盛一直以来非常重视校所合作人才培养,将充分发挥律所在实操方面的优势,全力支持法律人才的培养,积极为上外法学院学生创造学习实践和调查研究的机会,提高法治人才培养的质量,共同致力于国家法治的建设。
扫码分享
搜索
相关新闻
-
01-132021
汉盛律师上榜《钱伯斯亚太法律指南2021》,获评“潜质律师”(Up and Coming)殊荣
汉盛高级合伙人赵冲律师上榜,获评东部沿海(上海)地区“潜质律师”(Up and Coming)殊荣。 -
11-232020
汉盛再度入选ALB“中国最大30家律所”榜单
2020年11月20日,全球知名法律媒体《亚洲法律杂志》公布了2020年ALB“中国本土律所最大30家”和“中国国际律所最大30家”榜单。汉盛律师事务所(“汉盛”)以稳步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再度入榜并稳居“中国本土律所最大30强”前20位。 -
08-102020
行业报道 | 【榜样】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执业为民,用专业让公共法律服务更有力量
文章来源:“上海市司法局”官方微信公众号。 -
08-212020
汉盛荣膺"2020 ALB China 十佳成长律所"
8月19日,全球知名法律杂志《亚洲法律杂志》公布了2020"中国十佳成长律所"榜单,汉盛律师事务所凭借稳步发展的良好态势和优质的法律服务口碑荣列榜单。 -
11-152019
汤森路透ALB亚洲律所50强榜单发布,汉盛荣登榜单,排名第17位
《亚洲法律杂志》(ALB)公布了“2019年亚洲最大50家律所”榜单,汉盛律师事务所榜上有名,位列亚洲律所第17位。这是本所2019年度在继获评2015-2018年度“上海市优秀律师事务所”、《商法》2019年“卓越律所大奖”之后的又一殊荣。